金牌榜、奖牌榜“双第一”!平均年龄仅22岁,精湛技艺闪耀全场,世界见证新时代中国技能人才的风采。
近日闭幕的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中国代表团再获佳绩,以36枚金牌、9枚银牌、4枚铜牌和8个优胜奖,位居金牌榜、奖牌榜和团体总分首位,在“世界技能奥林匹克”舞台绽放光彩,彰显“技能中国”的强大实力。
勇于逐梦
让青春因技艺绽放光彩
站在世赛舞台代表中国比拼技能,姚妮君这样问自己:“刚满18岁的我可以吗?”
作为中国代表团里最年轻的参赛选手,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的姚妮君在赛场上握紧拳头,坚定地告诉自己:“加油,我可以!”
在商品展示技术项目的比拼中,这位“05后”小将表现不凡。耗材不够买不到?临场应变下,姚妮君巧妙寻找代替方法,达到了相似效果。毫米误差判生死!姚妮君心脏足够强大,手、脑、眼合一,将自己擅长的技能手法与中国元素相融合,在比赛场小小的橱窗里,用一双巧手展现独特创意,获得了中国在这一项目上的首枚金牌。
同样实现项目零的突破的,还有管道与制暖项目金牌获得者、来自山东工业技师学院的21岁选手孙伟龙。
从比赛第一天手发抖、出现失误,到第二天努力调整、渐入佳境……“00后”孙伟龙说:“回望这一路,我最大的感受是,只要不放弃,总会有奇迹发生。”
“我也对未来有过迷茫。一段打零工的经历,让我下决心进入技师学院学习,靠技能改变命运。”孙伟龙说。
与器械、管材为伴,起水泡、擦伤、烫伤不时发生。在通过层层选拔进入集训后,他每天训练时间长达12小时,双手和膝盖长出了老茧。“感谢这些经历锤炼了我的技艺和内心。”孙伟龙说。
他说,年轻人要勇敢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心中有梦、不懈追求,就能散发属于自己的光芒。
忠于热爱
逐梦奔跑的最强动力
“比起当继承人,我更想成为创始人,开一家西餐厅,把所学带上百姓餐桌。”捧回烹饪(西餐)项目的金牌,22岁的康邦成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也向父母证明自己也可以走出一条卓越之路。
因从小喜欢做菜,康邦成放弃市重点高中,选择就读宁波古林职业高级中学西餐烹饪专业。与创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爷爷、打造国内车灯控制器行业龙头企业的爸爸相比,康邦成的选择,一开始遭到了家人的反对。
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更需要永不言弃地付诸行动。康邦成说,他已努力了6年时间,曾有一个多月里每天至少削40公斤土豆和胡萝卜,在大赛冲刺期几乎一天都没休息。
“想做什么事情就去做,但是一旦做了,就要给自己一个交代。”康邦成说,爷爷的这句话他一直铭记在心。凭借着这股执着专注的精神,他站上了法国里昂的冠军领奖台。“我想证明,中国人能把西餐做到世界一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心和热爱是最强的动力。
“我很激动,比赛尽力了,没有拿到金牌也不后悔。”来自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贾京获得了家具制作项目银牌。颁奖仪式上,当大赛组委会喊出贾京的名字时,他身披国旗,开心得手舞足蹈。
因父亲是一名木匠,从小耳濡目染之下,贾京对木质家具制作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展现出良好天赋,于是在高考时选择了室内设计专业。
“要感谢很多人,这一路走来特别不容易,但我很幸运,有一群一直默默陪伴着我的人,他们的辛苦不比我少一分,后面的路我会坚持走下去,不负所望。”回国路上,贾京在朋友圈这样写道。
不懈进取
锻造成长成才的“金钥匙”
成长总会伴随着磨砺,技能成才之路也不会一路坦途。日拱一卒的坚持,永远是打开梦想之门的“金钥匙”。
作为本届大赛的新设项目,工业设计技术项目横跨艺术和工程两大领域,要求选手“两手都要硬”。
拿到为游戏用户设计一款全新无线鼠标的考题,22岁中国选手卓嘉鹏冷静发挥,最终作品获得评委高度认可,以绝对优势斩获金牌。
“走出赛场那一刻,教练迎上来拥抱我,我控制不住地流泪了。”卓嘉鹏说,因为从小对各种机械类玩具特别感兴趣,初中毕业选择了深圳技师学院工业设计专业。但由于未系统学习过手绘,刚接触基础专业课的他屡屡碰壁。
“我心中总有一个声音提醒自己,坚持就会有收获。”每次老师布置作业,卓嘉鹏总是宿舍里熬夜最多的那一个,“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磨炼。”
汗水浇灌的梦想之花,终在赛场绚丽绽放。
相比于其他项目需经过三四天、多任务比拼后评判出分,云计算项目的成绩是在大屏幕上实时显示,并以秒为单位刷新结果,对参赛选手的心理带来很大挑战。
在法国里昂的比赛中,来自深圳技师学院的黄佳杰一路领先,顺利夺金。
“在赛场上,心态有时比技术更重要。”回忆5年备赛之路,黄佳杰说,曾经的失败让他学会了反思和坚韧。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不断寻找不足,才能铸就真正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