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中心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要闻 >> 正文

产教融合最终目的还是育人——2024职业(技工)教育发展论坛观察

发布日期:2024-06-26  点击:[]



近日,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17岁女生姜萍,以全球排名12的成绩爆冷入围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决赛。她“中专生”的身份在一众清北、麻省理工、剑桥等名校生中显得尤为“扎眼”。

偏才如何才能有更多崭露头角的机会?中职学生在中国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当下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如何?职业教育面临怎样的形势和挑战……6月15日至16日,一场主题为“产教融合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2024职业(技工)教育发展论坛在山西太原举办。来自国内教育、经济、科研领域的著名学者及企业高管集思广益,共同破解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难点、痛点问题。

职业教育发展面临挑战,需要重新定位价值

从目前职业教育发展来看,职业院校普遍存在参照普通教育办学的情况,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要求“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但是如何做到“普职协调发展”,如何突出职业教育特点,仍然在探索中。许多职业院校尤其是中职学校的教育质量问题依然是大家关注的热点。

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吴海亮在本次论坛的致辞中表示,随着国家对技能教育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助理总干事唐虔表示,目前的劳动力市场结构对技能培训和再培训提出了新要求。数字化、自动化、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让职业技能的培训与再培训变得尤为重要,特别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绿色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需要吸收绿色理念并教授相关技能。

“当前全球非正规就业比例上升,特别是中低收入国家。创业教育和微证书制度变得越来越重要。面对全球人口增长和老龄化趋势,需要针对老年人提供再就业培训和学习机会,同时关注青年人口的教育和培训需求。”唐虔表示,全球化、人口流动、难民问题等对社会公平和职业技术教育提出挑战。教育和培训需要包容性,关注弱势群体,同时秉持人文主义教育观,促进社会和谐。

此次论坛的承办方山西燃气工程高级技工学校是一所以燃气、氢能、光伏等能源专业为特色的全日制高级技工学校。校长冯志铭谈到,政策落地难是一个普遍问题。技工教育的学历认定、学籍查询、入伍考编等问题,以及技能等级证书的认可度,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发展和职业选择。

同时,社会偏见仍然存在。传统观念中对于“学而优则仕”的推崇,以及对学历和文凭的过分重视,导致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在社会上的地位相对较低。这种偏见不仅影响了学生的选择,也影响了技工教育的资金投入和社会支持。

冯志铭称,随着社会的发展,校园安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物理安全,还包括心理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这些因素都增加了学校管理的复杂性和难度,尤其是对于学校管理层来说,如何确保学生各方面的安全,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扩大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范围,给职校生更多机会

国务院参事、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汤敏指出,中国需要培养更多的拔尖创新人才,尤其是在追赶型经济向前沿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但当前对自然科学拔尖创新人才高度重视,对社会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关注却不够。同时,人才早期培养基本上都在城市,农村和县域的人才早期培养得不到足够的关注。

汤敏建议,要为超常教育提供法律保障,将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范围扩大到职业院校、农村地区学校以及非重点大学,让“单项选手”也有发展出路,对偏才、怪才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保护,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供他们展示和发挥才能。

汤敏认为,职业教育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产教融合、区域融合以及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合作,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同时,教育体系需要更新教育内容和方法,以反映新质生产力所需的最新知识和技能,包括改革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如采用项目化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谈及人工智能技术对个人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整个产业的影响,汤敏表示,职业教育应关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并将其融入教学和培训中,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邢悦称,从社交网络到办公、编程等领域的应用,人工智能正在改变各个行业。在邢悦看来,人工智能技术革命带来了产业机会,所有企业都回到了同一起跑线上。同时,夯实基础技能和提升数字素养对于未来人才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数字教育研究所研究员曹培杰谈到,在数字时代,教育形态可能会发生一些新的变化,教育环境会实现数字化,课程教学会个性化,学校治理会精准化。在他看来,现在很多学校的未来教室不未来,智慧教室不智慧,引入了各种高端设备,但理念还是支持教师讲学生听。未来教室不是支持教师的统一讲授,而是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和探究,实现大规模的因材施教。

“从生存的意义角度来看,所有的教育都是职业教育,全社会要普及这样的观念。”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原主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李志民表示,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深刻影响了教育领域,高水平的国民信息化素养已成为建设信息化国家的重要前提,学生的学习模式正在发生改变,也将引发教、学、评的改变,带来课堂结构和课堂形态的改变。

企业面临技术人才缺口问题,产教融合成效体现在学生获得感

产教融合在职业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实现人才培养、技术技能积累和创新的关键途径。

提到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邢晖表示,紧密型合作涉及深层次的教育教学合作,如企业大师工作室、兼职教授的引进等,这些都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而松散型合作则更多停留在表面,缺乏实质性内容。在她看来,产教融合绝不是一个目的,为融合而融合,其成效要体现在学生学习的获得感,最终的目的还是育人。

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和震认为,在职业教育中,学生不仅需要学习理论知识,还需要通过实践和经验积累掌握那些难以用语言或文字明确表达的知识。产教融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将这两种知识结合起来的环境。通过在企业或类似真实工作环境中学习,学生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中的操作经验相结合,从而更好地掌握技术技能。

对于职业教育而言,产教融合的重心在于人才培养。校企合作不仅是实现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更是促进不同知识类型融合、技术技能积累和创新的重要手段。

山西美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李志明认为,企业需要加强自身宣传,让学校和学生对现代化企业管理以及蓝领操作岗位有清晰的认识。同时,当前社会导向使得很多毕业生倾向于选择行政管理、市场营销等办公室岗位,而忽视了自身专业,导致蓝领岗位需求难以满足。一些企业面临技术人才缺口的问题,这就需要企业与学校积极对接,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

中职生多来自农村家庭,超四成学习压力大

论坛上,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教研室研究员赵秀娟发布了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专题研究报告《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该报告就影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关因素,诸如家庭状况、学习、人际关系、考试、情绪、生涯规划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共收回有效问卷13462份,并结合100余名师生的个别访谈形成。

报告显示,有超过40%的中职学生感到学习压力大,并且考试前后会感到紧张和焦虑;72%的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57%的学生丧失了学习信心,动辄轻言放弃。85%的中职学生缺乏职业规划,对职业的认知、态度、价值观相当模糊;超47%的学生悲观、迷茫,认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看不到未来发展方向;问及长远目标,97%的学生回答“不知道”“没想过”“想那么多也没用”或“到时候再说”。

报告称,中职学校的学生多来自农村户口家庭,父母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且多数从事农业工作。这种家庭背景可能限制了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支持和指导能力,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术成就。

此外,赵秀娟在调查中发现,目前相当一部分中职学校在教学中背离了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力就业水平的定位,以升学为目的、中职普高化、追求升学率给中职学生带来很大的学业压力。经历了中考“失败”后,中职学生在学习中更加无法体验意义感、价值感和愉悦感,常常面临较多的学习困难和障碍。

针对目前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她建议职业学校明确办学定位,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张皓在论坛上谈到了心理学原理和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她表示,教育应结合赏识教育与适当的批评,应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现状。

《我的二本学生》作者、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黄灯谈到当前职业教育中过分注重技能而忽视人文教育,以及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脱节等问题。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具备某种技能的劳动者,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能够适应社会、有责任感和创造力的个体。”黄灯表示。


版权所有©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地址:河南许昌市新兴路4336号|邮编:461000|豫ICP备16037918号
办公电话:0374-2276999    招生电话:0374-2276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