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胡澎,雷宏振,许世杰.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价值旨归与困阻纾解[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4(21):39-50.
[摘要] 在党和国家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历史转折点上,职业教育应立足时代使命,从理论、历史和实践等视域澄明“要素优化”是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关键支点的价值旨归,厘清其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挑战困阻——育人和服务适应性不足导致的“供需失配”问题是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堵点。锚定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纾解进路:以内部各要素系统性改革创新驱动整体适应性提升,进而有效服务新质生产力生产要素等全领域创新,使创新驱动成为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基点。最终以职业教育、产业技术和技能人才的良性循环和融通聚变,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职业教育;新质生产力;人才;要素;创新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科技自立自强背景下‘高技能人才’的核心素养及培养制度供给研究”(项目编号:BGA230258,主持人:杨聚鹏);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陕西师范大学)2024年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一般课题“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逻辑机理与创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yxzxBY016,主持人:胡澎)
[作者简介] 胡澎,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教师;雷宏振,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教授;(通讯作者)许世杰,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副会长,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副校长。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视察期间,提出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断,指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中系统阐释了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涵,并就如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了明确指引。这是党和国家立足新时代新征程,着眼经济新常态,打造发展新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抉择,也是抢占发展制高点、培育竞争新优势、蓄积发展新动能的先手棋。
生成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一手抓科技创新,推动产业技术更新迭代;一手抓人才培养,促进产业人力资本跃升。通过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放大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通的聚变效应,有效赋能新旧动能顺利转换,产业加速完成转型升级。因此,人才是决定生产力生成的根本因素,培养和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职业教育作为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类型,与社会生产和产业发展紧密相连,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在党和国家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历史转折点上,如何以职业教育、产业技术和技能人才的良性循环和融通聚变,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界和产业界的一项紧迫的时代课题。所以,职业教育应立足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时代使命,从理论依据、历史经验、实践成效等视域澄明其赋能新质生产力的价值旨归和应然逻辑,厘清其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实然困阻与纾解对策,锚定未来发展适然路向,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职教力量。
一、价值旨归:要素优化是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支点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要把握好三点:一是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包括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二是用好新型生产工具,特别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赋能发展新兴产业;三是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职业教育通过培养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新时代大国工匠等技术技能人才赋能新型劳动者队伍建设,通过参与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推广助力用好新型生产工具、拓展劳动对象,通过弘扬技能文化和技术知识再生产进一步促进劳动者和生产工具跃升,进而助力生产力整体“新质”跃升,从多方面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因此,职业教育是促进新质生产力要素优化的关键支点。
(一)理论视域:职业教育是新质生产力要素优化的重要着力点
1.职业教育通过技术技能人才“劳动力再生产”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要素构成,其中劳动者“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最活跃的要素”,“为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因而“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使人由一般劳动力发展成为发达的专门的劳动力,进而促进社会再生产,赋能生产力进步。在劳动力的再生产中,职业教育与其关系最为直接、最为紧密,职业教育可以改变劳动力的形式和性质,使人更适合生产变革的需要,是形成发达、专门的劳动力的必经之路,可以直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发现,从人力资本视角看,我国技能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1%(1995—2014年),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428%(1985—2017年),占整个教育贡献率的49.3%,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具有较为明显的推动作用。从产业转型视角看,在产业结构升级中,高级技能人才对人均GDP的贡献较大且需求量会持续增加。以广东省1997—2007年的数据研究结果为例,高级技师数量每提升1%,人均GDP就会增长0.161%;高级工数量每提升1%,人均GDP就会增长0.139%。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是以产业人力资本跃升实现创新驱动。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数以万计的创新型科技人才从事原始创新,更需要数以亿计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新质生产力。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升级,必然带来人才需求层次的整体上移,产业中高端一线技能人才需求将明显增加。所以,大力培养掌握和运用新型生产工具,具备新型劳动技能和生产经验,适应新型生产关系的劳动者队伍,是实现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高效配置、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定性力量,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和责任担当。
2.职业教育通过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助力用好新型生产工具、拓展劳动对象
新型生产工具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点,只有坚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通过关键核心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发展,才能将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新质生产力。其中,创新链产业链是经济活动中两个最重要的链式结构。两链深度融合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中试—商品化—产业化—生产—销售—服务”全链条。在此链条中,职业教育通过发挥技术技能创新服务优势,可广泛参与除基础研究以外的各个环节。我国职业学校点多面广、分布广泛、层次多样,办学过程能够结合区域主导产业布局和自身优势与行业企业共建科技创新团队及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在与产业企业耦合互动中逐步成为区域产业链协同创新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同时,职业学校与企业、科研院所联系广泛,能够集聚来自科研单位、龙头企业等不同类型的高新技术并通过协同创新网络进行扩散转移,特别是能有效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技术向中小企业转移,打通产业技术市场化的“最后一公里”。因而,职业教育在促进技术更新迭代上将逐步发挥重要作用。
3.职业教育通过弘扬技能文化助力生产力“新质”跃升
在生产活动中,劳动者是主动的、有目的的劳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要提升劳动者的劳动技能,还亟须加强以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为内核的技能文化建设,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引导广大技能型人才厚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勇于创新、善于创造”的价值追求,以技能文化引领劳动者主动实现“新质”跃迁,并通过激发劳动者能动性推进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新质”跃升。一方面,长期以来,职业学校面向社会开展的职业教育宣传周活动、技能志愿服务活动、乡村振兴服务等有效提升了职业教育的认同度。职业学校师生在国内外技能大赛频频摘金夺银,进一步提升了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和美誉度,有效引导了全社会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文化风尚。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在与产业企业合作中,不仅促进了专业建设,也加强了校企文化共融,有利于技能文化的交流扩散。同时,职业教育向产业企业输送的大批受到技能文化熏陶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也是向社会弘扬技能文化的重要生力军,进而促进劳动者和生产工具“新质”跃升。
4.职业教育通过技术知识再生产助力生产力“新质”跃升
技术知识是职业教育最坚实的知识论基础,技术知识涵盖技能知识,在技术的递归和迭代中不断演进升级并淘汰旧知识,技术知识的演进需要科学原理,也需要技艺经验。职业教育立足“跨界”优势,通过技术知识再生产可助力生产力“新质”跃升。一方面,职业学校可对技术知识进行有组织有目标的筛选、序化、提炼、加工,形成文本技术知识,构建技术知识教学内容体系,同时以具身性技术知识生产模式Ⅰ,将技术知识转化为让师生及产业职工熟练操作的技术、技能和从业经验等,进而缩短技术知识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必要劳动时间。另一方面,职业学校主动与政府、企业、公众开展深度合作,通过技术知识生产模式Ⅱ和Ⅲ,以众创方式形成产教融合、跨界生产技术知识的集成化优势,从根本上解决职教和企业生产中的核心技术创新问题。进而促进产业技术升级,把科学技术等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物质的生产力。
(二)历史视域:职业教育在助力生产力变革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近现代以来,历次工业革命以颠覆性科技创新和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实现了生产方式的历史性变革,推动人类生产力水平持续跃迁的同时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变革和转型,也使职业教育成为科技创新和生产力变革的重要支撑,在助力生产力变革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18世纪下半叶,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代表的机器大工业开启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深刻改变了生产方式和产业形态,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传统手工业逐步被替代,劳动力市场需求发生重大变化,传统学徒制因无法适应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而逐步瓦解,以学校为中心的近代职业教育兴起,为工业化大生产源源不断的培养产业工人,使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实现有了坚实的劳动者保障。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现代工业使工人的职能和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不断随着生产的技术基础发生变革,“工艺学校和农业学校是这种变革过程在大工业基础上自然发展起来的一个要素;职业学校是另一个要素”。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以电气化和内燃机的发明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大规模标准化生产、流水线作业、科层制管理为主要特征,分工理论成为指导企业生产的重要理论,职业岗位细分为不同工种,劳动力市场亟须大量具有更高技术技能的专门化、标准化一线生产和经营管理人才,促使职业教育规模扩大并由初级教育向中等教育上移。该阶段,欧美国家纷纷发展和加强各种类型的中等职业教育,并在法律和政策上明确职业教育的地位,使职业教育进入制度化发展阶段。欧美国家通过积极发展职业教育,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培养了大批熟练技工和一线经营管理人员,劳动力素质得以普遍提升,职业教育赋能生产力变革的成效和优势进一步彰显。
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自动化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阶段以生产自动化、制造柔性化、技术密集化等为主要特征。该阶段指导企业生产的理论变为合工理论,生产方式由流水线作业向自动化精益生产转变,劳动方式由个人负责制向小组合作制转变。一线员工职业技能要求由单一操作技能向多样化心智技能转变。在此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已无法完全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同时职业学校或企业均难以培养出满足产业需要的更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此,各国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并开始推行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并行发展的“双轨制”。同时积极促进校企合作,探索培养模式的“双元制”,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向着“一体化”方向迈进,职业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赋能生产力变革的重要作用在世界范围内达成普遍共识。
近10余年来,以智能化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以信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为重要特征。该阶段,生产方式由大规模单一化生产向大规模定制化生产转变,产业技术由单领域独立创新向多领域集成创新转变,传统生产型制造业逐步向服务型制造业过渡。在此背景下,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结构由单一走向复合,同时对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有了更为明确的要求,具备绿色技能、数智素养、创新能力和工匠精神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将成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为此,各国纷纷开展职业教育改革,以适应产业发展需要。如美国职业教育通过“三维合力”适应“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德国职业教育通过“多点构筑”适应“工业4.0”战略,英国职业教育通过“量质齐升”适应“工业2050”战略,并已取得较大成效,世界各国对职业教育赋能生产力变革重要性的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
历史证明,生产力变革必然引发职业教育内部系统性变革以促进外部适应性提升,进而促进职业教育有效赋能生产力变革,构成了职业教育和生产力发展相互促进、良性互动、耦合共生的历史逻辑。
(三)实践视域:职业教育能够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多维赋能
1.人才赋能:新质生产力亟需职业教育培养大批新型劳动者
新型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主体,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亟需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新型技术技能劳动者。职业教育是我国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近10年来,职业教育累计为全社会培养输送6000余万名技术技能人才,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学校毕业生,为推动先进生产工具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了基础保障和有生力量。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随之人才需求特别是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将持续扩大。到2025年,全国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等产业人才需求高达6000余万人,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缺口将接近3000万人,缺口率高达48%。与此同时,传统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增速放缓,劳动岗位供给过剩,进而出现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的摩擦性与结构性失业问题。表现为传统产业失业人群再就业的难度增加,新增就业人口职业能力与新兴产业的整体需求存在差距,产业在职员工职业能力与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的要求存在差距等。因此,亟需职业教育通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适应性,大力开展产业在职员工职业能力提升和传统产业失业人群再就业培训,以“三轮驱动”促进就业并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型”跃迁。
2.技术赋能:新质生产力亟需职业教育助力用好新型生产工具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既需要技术的原始创新,也需要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工具,将知识生产力转化为物质生产力。近年来,职业教育立足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紧跟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发展步伐,持续加快传统专业数字化升级改造,前瞻布局一大批新兴专业,扩大数字技能人才供给和新业态人才供给,为培育掌握新型生产工具的新型劳动者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职业教育在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中,重点围绕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关键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开展产业技术成果转化,以校企协作推动优势资源集聚并形成创新合力。《2023年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高职学校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高职院校有268所,横向技术服务产生经济效益的中位数接近1000万元。专利成果转化数量3300余个,专利成果转化额超过1.6亿元。说明职业教育在助力用好新型生产工具、赋能新质生产力上有较好技术积累基础。
3.文化赋能:新质生产力亟需职业教育提供技能文化软支撑
技能文化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软支撑。职业学校作为大国工匠的摇篮,通过举办和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举行职业教育活动周、开展大国工匠表彰宣传活动、毕业生榜样示范等方式促进校内外技能文化建设,引导全社会树立“技能塑造美好生活、技能成就制造强国、技能创造人生价值”等价值观念,进一步丰富了技能文化的内涵。近年来,通过弘扬和传承技能文化,职业学校涌现了一大批世界技能大赛奖牌和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培育了一大批全国技术能手。我国自2011年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以来,近六届累计获得57枚金牌、32枚银牌和24枚铜牌,其中职业学校师生获得金牌51枚、银牌23枚、铜牌22枚,是名副其实的世赛主力军和“梦之队”,彰显了职业学校“大国工匠、未来工匠”摇篮的地位。
4.生态赋能:新质生产力亟需职业教育助力“绿色”跃迁
新质生产力有别于高资源投入、高能源消耗的传统生产力,主要通过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持续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因此,新质生产力也是落实“双碳”任务,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手段。科学技术是绿色低碳转型的驱动力,而科学技术的变革是内生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生产生活的绿色转型,既需要具有较高生态文明素养的生态公民,更需要大批掌握绿色技能的人才。领英全球《2022年全球绿色技能报告》提出:“绿色人才和绿色技能是绿色经济发展与企业组织绿色转型的关键。”世界经济论坛《2023年未来就业报告》认为“绿色转型将塑造更加绿色的就业前景”,并预测到2030年,中国向绿色经济的转型预计将为国家GDP增加1.9万亿美元,同时创造8800万个新增就业岗位。绿色技能及绿色职业教育已经成为绿色发展的关键。目前,国内职教界在推动亚太经合组织(APEC)职业教育系统开发绿色技能项目、开设绿色紧缺专业、促进传统专业绿色升级、将绿色理念和绿色技能纳入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已取得阶段性进展,为赋能新质生产力“绿色”跃迁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困阻挑战:供需失配是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堵点
从供给侧改革视角看,职业教育有效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是切实提升其适应性,构建与新质生产力供需适配的耦合共生关系。目前,职业教育存在育人理念整体滞后、有效人才供给相对脱节、协同创新松散浅表、教师发展同质明显、国际合作一元为主等供需失配问题,育人和服务两个方面适应性不足,难以在技术技能领域有效支撑新质生产力要素优化。
(一)育人理念滞后:亟需树立与新质生产力相适配的育人理念
生产力的质变跃升必然引发教育的系统性变革,进而推动教育理念和制度更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是由工业革命推动形成的,其“效率优先”“标准控制”“强迫规训”等教育理念与人自由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具体到职业教育来看,其育人理念从根本上说是以经验为主导,通过反复训练提升学生具体职业岗位熟练操作的能力,进而培养合格的“标准化”技能型人才,具有功利化、短视化等倾向。当前,职业学校对新质生产力与职业教育的关系认识还较为模糊,相对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复合技能和知识技能迁移能力、数字素养和数字技能、绿色素养和绿色技能的培养,这不仅影响了技能型人才的自由全面可持续发展,更难以适应新质生产力对“非标准化”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职业教育亟需立足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要求,结合国内外先进教育思想,加快更新育人理念。
(二)人才供需脱节:亟需培养与新质生产力相适配的新型大国工匠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为先导,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重点的新质态生产力,具体形式包括数字生产力、绿色生产力等。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以数字化赋能绿色化,以绿色化牵引数字化,加速形成数字生产力和绿色生产力。目前来看,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还不适配,亟需加快转型步伐。
一是人才供给与数字经济发展的需要不适配。新质生产力将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对数字化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数字经济背景下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不断催生新职业,对数字化人才的需求呈现几何级数增长态势。但当前我国数字化人力资源呈现出高技能劳动力不足、普通技能劳动力基数较大的金字塔型结构,数字化人才供给远远落后于需求增速,供需矛盾非常突出。另一方面,数字经济的发展促进数字劳动对象逐渐数据化,工作岗位所需的数据处理加工技术不断更新,劳动者所需的数字技能迭代加速,技能窗口期逐渐缩短。加上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催生了大量新职业岗位。两方面因素均对技能型数字化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数字化类新专业起步晚、传统专业数字化改造升级相对滞后,加上人才培养的长周期性特点,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和课程教学内容还难以做到与产业最新技术技能无缝对接、实时更新,甚至存在个别专业学生还未毕业而其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即将消失的现象发生。数字化人才培养在数量和质量上与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还存在较大差距。
二是人才供给与绿色经济发展的需要不适配。发展新质生产力将进一步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亟需职业教育培养普遍具有绿色技能的绿色化人才。绿色技能培养包括保护生态环境、低碳减排节能等通用性技能和绿色职业岗位必须掌握专业性技能两个方面。近年来,虽然职业教育界在开发绿色技能和发展绿色职业教育方面开展了不少探索,但职业学校对绿色技能和绿色职业教育总体重视不够,缺乏科学性规划和系统性谋划。绿色技能开发还不完善,绿色技能教育还没能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学生的绿色意识和绿色技能比较薄弱,绿色环保类职业学校和专业设置数量偏少,绿色技能人才培养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还不适配。
三是人才供给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不适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将推动我国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调整,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快,不同的数字化、智能化新技术不断集成化应用同一行业领域,促进职业场景加速演变,单一学科知识和单一技术技能将无法适应职业岗位的需要。这要求职业教育抓紧培育既具有坚实专业基础又掌握数智领域新技术应用能力,能够适应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解决生产、建设现场或管理、服务一线复杂问题,懂专业、精操作、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的复合交叉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目前,职业教育普遍存在学生岗位技能训练培养单一化问题,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现场工程师项目还处于探索阶段,与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不适配。
(三)协同创新浅表化:亟需开展与新质生产力相适配的多元主体协同创新
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职业教育通过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推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与产业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新模式实时高效对接,以协同创新实现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的有机融通,进而加快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进程,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有效赋能。整体上看,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推动协同创新不足,成效不显。
一方面,产教融合聚合度不足。目前,我国正在全面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突出了产教融合的重要地位,建设了大批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市域产教联合体等产教融合新载体,迈出了产教融合的新步伐,但在体制机制和实体化运行等方面与协同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还有不小差距。一是多元利益主体难聚合。产教融合的本质是基于多重场域、多元主体通过资源有机整合实现交互赋能、利益共享的多元生态共生系统。目前,产教融合载体在组织形式上绝大多数为非法人“虚体”组织,无法充分享有必要的“权、责、利”。面对内部各利益主体不尽一致的诉求协调、教育公益性和企业逐利性矛盾的调和、教师学生主动性的激发、社会公众的参与等往往“难以承受协同创新之重”。二是多元办学主体难聚合。混合所有制办学是实现多元办学主体有效聚合的重要途径,目前混合所有制办学在政策规定、法律规制和院校实践上尚处于突破期,具体操作办法还不够完善,在实践上处于“可为而不敢为”状态,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进展缓慢。三是多方管理主体待聚合。目前,产教融合涉及多个政府部门职能,在实践上存在工作协调难、政策落实难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体制机制建设,支撑产教融合多元共生良性发展。
另一方面,科教融汇交融度不足。我国职业教育深入产业企业协同创新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推广成效还不够明显。一是协同大中型企业新技术研发推广、工艺改进升级能力水平不足,能够支撑企业技术创新的平台较少,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共享共用不足,校企联合技术创新团队建设滞后,难以承接产业共性技术、企业重大技术创新和工艺革新项目。二是面向中小微企业开展的技术服务深度、广度不足。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服务多是针对个别问题的一对一式解决方案,缺少以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新方法整体推广应用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还没有形成支撑中小微企业承接转移高新技术的引领型技术服务格局。三是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率偏低。职业学校近年来获得发明专利授权的数量有明显增加但数量仍然偏少且产业化率较低,有关科研成果实际转化率偏低,科研反哺教学不足,在区域和产业创新链中的作用不够突出。
(四)教师发展同质化:亟需打造与新质生产力相适配的大国工匠创新之师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撑。目前,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与普通教育同质化的倾向,校企两栖双能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还处于探索期,教师培育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能力和技术创新服务能力不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方面,教师培养与普通教育同质化。职业学校在教师招聘、资格认定、职务评聘、考核评价等方面还没有完全摆脱普通教育的影响,往往重视学历和学术因素,忽视教师技术技能创新服务能力的考评激励。教师定期到企业锻炼多以专业能力提升为主,参与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课题项目较少,缺少提升教师技术技能创新服务能力的动力激励机制和培养平台,教师技术技能创新服务能力整体不高。另一方面,教师团队建设与普通教育同质化。职业学校打造教学和技术创新团队应发挥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优势,集中校企技术力量,打造各有专长、分工合作、梯队合理的混编式教学和技术创新团队,依托双方技术技能创新平台和各类课题项目,聚焦某一技术领域为区域产业提供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并以技术创新成果反哺教学,促进新型大国工匠培养。目前,由于校企人员共育共享、双向流动还有制度障碍,高水平技术服务平台不多,职业学校教师团队建设模式多借鉴普通高校,以学科专业建设为支撑,以校内教师为主体,高水平混编式教学和技术创新团队数量较少,高水平技术技能大师和能工巧匠数量偏少、比例偏低,难以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亟须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促进校企聚力打造大国工匠创新之师。
(五)国际合作一元化:亟需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配的职业教育对外开放格局
新质生产力具有开放性特征,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亟需职业教育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世界水准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和助力扩大对外开放的外向型人才。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对外交流合作取得显著成效,主要合作方式包括引进国外先进教学资源、开展不同类型的中外合作办学、互派留学生、面向“一带一路”国家探索海外办学等。但整体上看,我国职业教育对外开放主要为校校间的合作,在“引进来”上多是与国外优质院校合作开展点状的学历教育、短期交流和教学资源开发等,缺少与全球头部企业、知名企业的合作,国际产教融合推进步伐较慢。在助力我国企业高质量“走出去”和服务国际产能合作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短板。职业教育对外开放亟须由一元走向双元,加强与国际企业合作,在融入国际创新链、产业链中提升自主培养引领高新技术产业未来产业发展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以高水平对外开放赋能新质生产力。
三、纾解进路:创新驱动是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基点
创新驱动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其方式是以科技创新为基础,以产业创新为引领,通过生产要素等全领域创新,塑造新生产过程,创造新产出,形成新质生产力。职业教育作为新质生产力要素优化的重要支点,与新质生产力存在互动共驱关系,只有通过内部要素与新质生产力各要素有机耦合互嵌,并借助新质生产力最新成果促进职业教育系统性改革创新,才能更好驱动职业教育提升整体适应性,有效服务新质生产力生产要素的全领域创新。创新驱动不仅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也是加快职业教育内部变革、有效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基点。
(一)提升政策供给度:创新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一体化顶层设计
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放大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通的聚变效应,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战略支撑。职业教育作为技术创新和技能人才的重要交汇点和提升器,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重要环节。职业教育应根据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要求,树立“大职教观”,通过多部门协同,加大政策供给,结合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创新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一体化顶层设计,构建职业教育、产业技术、技能人才一体推进的治理体系,以创新型技术人才培养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一是更新育人理念,明确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新定位。要树立人的自由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摒弃功利化、短视化教育行为,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新要求和新定位。二是坚持要素对接,建立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新机制。要促进职业教育领域“教育、科技、人才”三要素和新质生产力内部三要素有机对接,多部门协同扫清有关体制机制障碍,构建相应新机制,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四链”融合。三是突出多方联动,推出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新措施。要坚持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多方联动,鼓励公众参与,加强省级统筹,在保持政策连贯性的基础上,推出能切实推进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新举措和评价机制。
(二)提升专业适配度:以专业建设转型升级促进生产力要素新质跃升
发展新质生产力对职业教育既是挑战更是机遇,职业教育应正视自身不足和短板,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可持续发展为基准,根据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产业岗位技术集成化发展需要,提升教育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水平。
一是优化专业设置布局,动态调整人才供给结构。根据新质生产力发展趋势和产业发展需要,建立中央指导、省级统筹的教育与产业发展对话和评估机制、职业人才供需监测预警和评估机制及信息平台,促进专业布局和结构调整与行业产业发展联动,优化专业设置布局,动态调整人才供给结构,及时调整、撤并不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抓紧布局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新兴专业。优化招生培养机制,大力推广按专业群、专业大类和专业类招生,课程体系动态优化调整,学生逐级分流培养模式。大力推广中国特色学徒制、现场工程师培养项目。优化1+X证书制度,引导毕业年级学生根据市场需求和求职意向参加短期职业技能培训,获取1+X证书,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能力。同时,主动开展在职职工和待就业群体职业提升工程。积极面向淘汰落后过剩产能中分流的富余人员、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等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有关人员面向新兴战略性产业和未来产业再就业。进而建立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配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促进技能人力资本整体增值跃升,有效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二是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快专业改造升级步伐。坚持产教协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立足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新型大国工匠,更新育人理念,加快专业数字化、绿色化改造升级步伐,校企协同重构基于创新导向的数智化、绿色化课程体系,及时将产业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模式融入教学内容。以新质生产力促进教育变革,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促进数字场景应用,扩大教学资源供给,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教学评价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坚持专业教育与创新性劳动教育、职业发展教育和职业精神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厚植工匠精神、劳模精神。
三是突出核心能力培养,造就大批新型大国工匠。突出创新能力培养,课程和教材内容充分吸收产业企业技术创新成果,教学过程要充分树立问题意识,将产业企业生产经营中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即技术技能的创新过程转化为教学项目和教学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创新意识和能力。突出数智技能培养,要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下的数智经济、数智技术、数智职业新需求为基点,重塑以数智技能培养为导向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突出绿色技能培养。着眼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绿色经济的现实需求与未来需要,一方面,通过开展多种类型的生态文明教育,提升学生节能环保低碳减排等通用绿色技能;另一方面,将绿色技能人才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标准、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提升学生专业性绿色技能。
(三)提升创新协同度:以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加快生产力要素新质跃升
职业教育应立足新质生产力发展带来的产业技术创新要求,加强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逐步建立“企业出题、校企共答、市场阅卷”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机制,加快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等生产力要素新质跃升。
一是构建聚合化产教融合协同创新载体。通过中央—省—市三级联动,建立产教融合实体化法人组织,推进各类产教融合载体实体化建设,促进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取得根本性突破,落实好“金融+财政+税收+土地+信用”产教融合激励措施,探索成立产教融合基金,以市场手段促进各利益主体主动协同创新,参与方可根据运营效益、占股比例和实际贡献等从中获益,从根本上克服校企异质性、合作空间阻隔性和信息不对称性的不利影响,摆脱“奥尔森困境”。在具体运营管理上,积极探索项目化管理,建立项目“遴选、实施、评价”闭环管理机制,最大程度上规避市场风险,保证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升协同创新育人、协同创新服务、协同创新发展的实效。
二是搭建科教融汇协同创新平台。积极面向高新技术产业和未来产业技术需求,与龙头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紧密合作,以参与主体多方人才混编技术创新服务团队为支撑,立足产业技术创新前端共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中心、创新基地等,立足产业技术创新后端共建企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同时建立以市场化运行为基础的科教融汇机制,明确参与各方责权利。搭建大中小微企业融通、产学研用有机结合、参与主体利益联接的科教融汇协同创新平台,推动人才、技术、项目、成果等创新资源共享共用。服务产业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支撑职业学校促进技术创新反哺教学,提升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有效形成知识、技术溢出效应和协同创新效应,助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三是深入开展有组织技术创新服务。结合自身实际优势,坚持问题导向,明确主要技术创新服务领域,深入开展有组织技术创新服务。通过面向高新产业未来产业,依托协同创新平台,接续从“从0到1”科学突破,探索“从1到10”的技术突破,协同攻克涉及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助力突破“卡脖子”技术。通过共建概念验证中心、中试熟化基地、成果产业化应用推广中心等提升技术成熟度,加速“从10到100”的技术市场化进程。通过共建企业技术服务中心,发挥校企院所技术专家队伍优势,针对不同类型企业提供精准技术服务。面向头部企业主要提供工艺改进、技术革新服务,助力其成为行业标准设定、原创技术引领、产业链价值链重构、高端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绝对优势的“灯塔工厂”;面向中小企业主要提供高新技术孵化应用、生产工艺整体优化、技术改造升级、数字化转型等技术咨询、指导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和以“小巨人”“隐形冠军”“单项冠军”为代表的专精特新企业。
(四)提升师资支撑度:以大国工匠创新之师支撑生产力要素新质跃升
职业教育创新型双师教师队伍应能够弘扬教育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劳模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勇于创新、善于创造、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做立德树人之师、创新创业之师、大国良匠之师和协同创新之师,以育人和服务能力双提升支撑生产力要素新质跃升。一是以教育家精神打造立德树人之师。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四个相统一”,坚守职业教育师魂,努力做学生的“四有好老师”“四个领路人”和职业教育“大先生”,立志培育数以亿计的技能强国时代新人。二是以企业家精神培养职业教育创新创业之师。企业家精神的核心要义是创新进取精神,职业教育作为跨界教育,教师不仅应具有胜任教育场域的核心素养还应具有产业场域的核心素养,要通过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以产业企业视角重新审视创新型工匠人才培养,引导学生立足产业发展提升创新创业素养。三是以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塑造职业教育大国良匠之师。工匠精神、劳模精神是淬炼大国工匠的精神源泉,职业教育教师应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以培养新时代大国工匠为己任,坚持知行合一、言传身教,在产业一线磨砺技术技能,做产业企业的技术能手和行家里手,努力成为产业企业“真把式”和教学一线“真双师”。四是以校企人才“双向”流动打造协同创新之师。推动人才由单向流动转向双向流动,依法依规扩大校企人才互聘比例,促进校企人才资源共建共享。校企共建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实现教师由个体发展到团队发展、由个人创新到协同创新。五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造就数字创新之师。要紧跟教育数字化发展变革态势,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支持教师根据数字经济发展和产业数字化发展需要,加快专业数字化升级改造步伐,推动教育教学数字创新。
(五)提升对外开放度:以国际职教开放格局助力生产力要素新质跃升
职业教育要坚持“教随产出、产教同行”,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有机结合、各有侧重,围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发展新要求,构建国际化创新型职教开放格局,更好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一是加强与海外知名职业院校、行业协会、全球知名企业和世界组织的深度合作,提升国际产教融合水平,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和产业资源,消化吸收人才培养创新元素和技术创新元素,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优化配套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有效提升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二是助企出海,积极服务我国企业高质量“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建设。落实职业教育服务国际产能合作行动,聚焦高铁、通信、智能制造、航空航海、农业技术等领域,构建职业教育服务国际产能合作框架,有序优化职业教育资源投放精准性,有组织打造鲁班工坊、经世学堂、海外工匠学院、丝路学院、海外职业技术学院和应用技术大学、技术研究院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境外办学平台,开展服务中国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海外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积极探索开展海外技术技能服务,助力国家高新区等共建海外创新中心、海外创业基地和国际合作园区等。三是促进国际组织间的职业教育多边对话。积极响应和参与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及 OECD等国际组织关于职业教育的倡议和活动,加强协调沟通,呼吁多边对话,坚持包容开放,积极参与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职业教育。